「揠苗助長」是指把禾苗往上拔,幫助它快些生長,比喻急噪妄動,想使事情及早完成,但因用錯方法反把事情弄糟。


「揠苗助長」的故事,我們每一個都懂,相信大家都會覺得故事的主人翁很愚昧,但今天再看這個故事的時候,我發現,如果把故事代入育兒生活中,看似急功近利、愚不可及的農夫,其實與我們每一位家長也很相似…



一方面,我們認同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但同時,我們渴求孩子趕上進度。有人覺得「進度」至少是同齡孩子能夠達到的水平。別的孩子能做到的,我的孩子也一定能夠!不夠嗎?孩子可以加把勁,多添一些溫習時間(潛台詞是「減少一些玩樂時間」)!我也可以以外在的輔助力推他一把呀(即再減少一些休息時間)!為將來的輕鬆放棄現在的享樂,難度不值得嗎?我想每個人的尺也不一樣,沒有值得與不值得之分,但我記得,小一的我的英文水平還不如現在的四歲小孩,中學的我才開始賞析「木蘭辭」和「背影」、大學的我才開始做研究、寫報告,但現在,幼稚園的孩子已經要學習現在完成式,小學已對古文朗朗上口。課程越來越深,是鐵一般的事實。不能否認,聰明的孩子比以往擁有更多機會,但當「核心課程」不再是「普遍程度」,中游的學生以及能力稍遜的學生,在這「與時並進」,並以火箭般的速度全速前行的學制下,除了感到挫敗,還剩下什麼…


現在的孩子真的因急進的課程而變得更「聰明」嗎?還是,純粹是成年人在「揠苗助長」,把我們的期許強加在孩子身上,渴望他們按著「父母期許的時間表成長」,而不是他們自己的時間表慢慢地長大?



農夫的本意是好的,他從沒想過自己的「幫忙」會殺死了幼苗;同樣地,作父母的我們從來只是希望孩子現在的努力會讓將來的生活過得輕鬆一點,哪會想到善意的幫忙會為孩子添加壓力,扼殺他們成長?渴望孩子成長是正常不過的事情,但千萬不要墮入「揠苗助長」的陷阱。


成長,從來也是一個過程,也許有點漫長,但卻有令人在回望時有會心微笑的能力。成長的過程當中,最需要的是什麼?我想,有很多重要的元素吧!但「時間」是不可或缺的。



成長應該會令人會心微笑的過程



成長需要時間,才能變得茁壯



不要墮入「揠苗助長」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