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love your weakness, negativity and darkness is to accept half of who you are.(擁抱你的軟弱、消極和黑暗面,就是接受了一半的自己)


我討厭承認自己軟弱的一面,正確一點來說,我很清楚自己的弱點,但不喜歡面對。我想,不喜歡「缺點」是人之常情吧!人人也喜歡優點,討厭缺點的,不是嗎?如果能夠選擇,你一定會剔除自己的缺點吧!但當現實生活不能「選擇性格」的時候,不接受真實的自己,絕對會是成長中的一大阻力。



最近收到朋友的分享,提醒父母不要只看缺點,要學習留意孩子的內在天賦:慢熱的孩子其實很謹慎;多話的孩子其實很熱情;固執的孩子其實很有主見;分心的孩子其實富想像力;愛生氣的孩子其實情感豐富;易破壞的孩子其實善於探索;好爭辯的孩子其實勇於表達自我…


我很喜歡作者用「其實」一詞,好像在提醒我們不要只看表面,要好好觀察、體會孩子的內心。


童童從小已是慢條斯理的表表者,做事總是慢半拍,常把急進的我激至半死;但的確,她能留意到身邊人的需要,對身邊人總是滿有包容,也樂意等待步伐較慢的朋友,這是總是衝衝衝、不懂停下腳步的我需要學習的。


謙謙與童童的能力和性格南轅北轍,是另一個極端。謙謙像我,總是很心急,屬於衝動型;但的確,他具有行動力,能夠自律又迅速地完成該做的事。我常說他是我的加強版,是我的2.0,在他身上,我看到自己的影子,學習接納他的同時,我也好像能更喜歡自己。



我總覺得,縱然孩子未必懂得表達,但他們其實很清楚自己的缺點,相比起複雜的成年人,小朋友的世界更直接,更能認清自己。與其不停強調他們不夠聰明、不夠愛心等等缺點,不如試著尋找這些缺點當中蘊藏的才能。孩子性格各有不同,不用盲目地讚美孩子,對於父母說話的真偽,他們可是敏銳的!在欣賞孩子的優點之餘,也可試著了解孩子所謂的「缺點」,著眼發掘優點,而非不可愛的地方。大人怎樣看孩子,將深深地影響著孩子如何看自己。



七位孩子,已是七種截然不同的性格了



慢半拍的童童,對朋友有更多同理心,容易結交朋友



衝動的謙謙,同時也充滿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