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one is perfect, that’s why pencils have erasers.”


無意間看到這句說話,突然心頭一暖。


面對挑戰,你會感到十分興奮,還是滿腦子焦慮呢?幾年前,我一定是後者。我不喜歡面對新挑戰,之前和大家分享過,我在第一間任職的學校當老師,一做便是十五年。我很喜歡這間學校,但工作環境要求很高,坦白說,這個安舒區(comfort zone)並不安舒!我想出外闖一闖,但卻因害怕面對新環境而一直停滯不前。



從害怕改變,到渴望成長,源於我開始擁抱「不夠好」的自己。


我有幸考進一間名校讀中學,我的中學很有趣,大部分的學校會把不合格的科目以括號或星號標示出來,但我校毫不在意學生是否合格,反而把目標定在八十分之上。我們的成績表是手寫的,高於八十分便可得到 red mark,所以大家都追求「滿江紅」的成績表。再加上我是家中長女,爸爸離世後我便肩負起照顧家人的重任,我,就是在這個追求卓越的環境下成長的。


以前我很怕表露自己是一個不稱職的媽媽、太太或女兒,我常想:「一定要做好每一件事,否則,稍有不慎,顯露了不濟的一面,別人將會怎樣看我?可能會討厭我,也會覺得我不夠出色吧!」我常常有這些奇怪的內心小劇場,根本是不設實際的!



我們不用完美地隱藏脆弱的自己,畢竟那個脆弱的你,卻同時是真實又美麗的你。脆弱不是缺陷,不用覺得羞愧,我可以努力地追求成長,成為更好的自己。有研究發現,脆弱是恥辱和恐懼的根源,但它同時亦是快樂和愛的泉源。如果我們拒絕承認軟弱,便同時會錯過了幸福。


法國作家Guy de Maupassant在《一生》里寫道:「人的脆弱和堅強都超乎自己的想像。」當我勇於擁抱自己的不夠好,不再用放大鏡審視自己的不足之處,我不但不再介懷自己的不足,更開始看到自己真正的「好」。於是,我毅然離開了工作十五年的學校,帶著無限的不捨,同時帶著蛻變的決心,到不同學校當代課老師。這一年的 gap year 讓我懂得真正欣賞自己,也更確信自己的能力。


看看手上的鉛筆,不再執著於完美。



快樂是最好的回報



看看小孩子,根本不用追求完美



“No one is perfect, that’s why pencils have eras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