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ots (根)是什麼?根未必是表面可見的,但它給予樹營養和支撐,沒有根的樹並不能茁壯成長。就算表面多強壯,若沒有根,樹總會有倒下的一天!如果把孩子的成為比喻為一棵樹的成長,作為孩子的根的你,有沒有給予孩子充足的養份?孩子每天聽到的,是讚美還是投訴?他們所得到的,是愛還是拒絕?在外受了傷的孩子,「家」這個名詞對他們來說,是避風港還是另一個漩渦?如果請孩子寫下「家」這個字聯想到的形容詞,他們又會寫下什麼呢?Give children roots to know where home is. 也許我們未必看得到樹根,但根卻深深地影響著樹的健康和成長。根需要時間建立,父母每一次小努力,每一份同理心,每一次讚賞,也可以令樹根更茁壯!
A child needs encouragement like a plant needs water. (孩子需要被鼓勵,如同植物需要水一樣。) 孩子上一次被你稱讚,是什麼時候?而你上一次被鼓勵,又是什麼時候? 在華人社會,我們偏向內斂。記得小時候被別人稱讚時,父母總會輕輕帶過,然後指出我有待改善的地方。小時候不太明白,為何簡單的稱讚,總要附帶缺點?只是,久而久之,我「深信」我有太多缺點,別人的稱讚也許只是客套說話,未必是真心的;而且,別人對我的欣賞,只是暫時沒有發現我的缺點吧,我的缺點遠比優點多呢!所以,當我長大後,面對別人的欣賞,我總是頗有保留,就算入讀名校、成績優良,「我不夠優秀」對我來說是根深柢固的觀念,改變不了。 直至謙謙、童童出生後,我開始檢視自己的成長,因為我相信,每個人的成長或多或少會受過傷害,有些較明顯,有些則在潛意識。心靈健康的父母對孩子的成長有著絕對的正面影響,我一定要好好檢視自己的成長,才能幫助孩子成為健康快樂的人。 長大了後,我開始明白父母當年並不是要否定我的優秀之處,只是他們誤以為「被稱讚」會令我變得驕傲和自以為是,所以,在被稱讚之後總不忘補上缺點,以免令我變得自高自大。本意是好的,但也許這份愛會被孩子誤解為做得不夠好。 最近看了一篇文章,分享了「鼓勵」和「表揚」之間的差別。「鼓勵」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