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可愛的,不喜歡不討好的,很正常吧!但有沒有想過,孩子在什麼時候最需要你無條件的愛?是乖巧的時候嗎?還是,當他最不可愛,甚至出現行為偏差的時候?


“Love someone when they least deserve it, because that is when they need your love most.”給了我很好的提醒。



我們常常忘記了,kids are just kids。我不是要為孩子找藉口,也不是說孩子便可以為所欲為。只是,身體和外貌上的成長,讓我們忘記了眼前這個長高了的孩子,只是幾歲的人兒。踏進小學,我們期望孩子由幼稚園的三小時玩樂式學習,在短時間內變為安坐班房八小時的小學生。他們要瞬間適應校內校外的急促節奏,要明白什麼時候說合適的話,在什麼場景要有什麼的表現。孩子一方面要合群,但同一時間又要懂得獨立自主,試問作為成年人的我們又能否做得到面面俱圓呢?


孩子的行為,無論好壞與否,也是一種表達和溝通的方式,而了解行為背後的想法,能讓我們更了解孩子。我相信,大家也認同某些行為,如打架、罵人、哭鬧是不可取的,但若行為背後是孩子對關愛的渴求呢?方法也許錯了,但我想大家會理解孩子有「被愛」的需要是正常不過的。



很像置身事外的理論吧?謙謙、童童也乖巧,我當然能夠叫別人要愛不可愛的孩子啦!


小時候的謙謙臉圓圓,眼碌碌,總是瞇瞇笑的他是大家的開心果,體貼又乖巧,連路人也會被他氹得連番稱讚。連男孩子也這麼可愛,童童的來臨,一定是另一個小天使吧!


曾經,她,確實不可愛!


每天要忍受她的脾氣、她的固執,我差不多每天也被她弄哭,有時是憤怒,有時是內疚,但更多應該是不知所措吧…每種方法也試過了,曾經,我差不多要放棄教好她呢!



改變,在於我不再只著眼處理她的行為!當我決定無條件地愛她,試著了解她的想法,情況便大大改善了!雖然未必懂得表達,但行為不佳的孩子也會感到自己不受歡迎、無用和無價值,這些孩子需要的並不是加強控制或懲罰的力度,而是需要身邊人對他們的理解和支持。


你知道嗎?每一個孩子也是天使,只是有些會成長得慢一些,也需要你更多的愛去灌溉。後天是我家這位慢吞吞的小天使的十歲生日,雖然等候她的成長花了不少時候,也多了一些眼淚,但謝謝你來我家當我的小天使!



讓孩子在愛中成長為小天使



學習了解孩子在行為背後的需要



當孩子還是BB時,我們給予了百分百的耐性,長大了幾歲,你對他們的愛會更豐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