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聲分享】改變的是

自問很努力成為優秀的母親,但育兒路上的挫折總叫我們感到沮喪。 無意間在網上看到一首叫 “Please, Mom and Dad” 的詩,大致翻譯如下: 「我的手很小,我無意把牛奶打翻; 我的腿很短,請放慢速度我才能跟上你; 當我和你說話時請看著我,讓我知道你在聽; 我的感情很細膩,別整天嘮叨我,令我在犯錯時感到羞愧愚昧; 不要指望我舖的床或畫的畫是完美的,試著欣賞我的嘗試。 請記住,我是一個孩子,而不是一個小大人,有時我不明白你想表達的意思,而不是刻意做錯。 我很愛你,請愛我因為『我』,而不是我所能做到的事情。」 當謙謙、童童還是兩、三歲時,我對做得不夠好的他們是寬容的,畢竟只是孩子嘛,但面對長大了的他們,我好像缺少了當初的耐心和愛意… 這首小詩讓我回想起養育謙謙、童童的點滴。記得有一次,工作太勞累,回家後謙謙偷偷走進廚房為我製作芒果奶昔,沒有蓋好的攪拌機,讓整個廚房也是芒果和奶,但我卻只是甜甜一笑,然後慢慢清理現場,甘之如飴,沒有半點責怪的意思;現在的他為我製作晚餐,我卻只是怪責他放入太多調味會影響身體。改變了的,真的是孩子嗎?還是我的對「孩子做得不夠好」的恐懼和被瑣事磨滅的耐性,讓我看不到孩子的成長與美好? 孩子長大了,我對他們的期望早已不一樣,但願我能謹記初心,給予他們最單純的愛。 還記得當初對孩子的愛嗎? 改變的,也許不是孩子

【心聲分享】培養孩子的情商

當我們不理解某種行為時,我們往往會認為孩子是故意這樣做的,為了發洩不滿,或挑釁他人,總之是不負責任的惡意表現。 要培養孩子的情商,首要是面對自己的恐懼。「孩子不尊重我」、「孩子做得不夠好」、「我處理得不夠好」反映的未必是事實,而單單只是父母們內心的恐懼而已。 父母的選擇影響著孩子的成長,但同樣地,孩子的表現和情感也感染著父母。當孩子出現不耐煩、無禮、不安、挫敗等情緒時,父母自然地想要透過改變孩子的行為和情緒去掌控局面。但身為父母,你的責任不是控制孩子的情緒,而是掌控自己的情緒。試想像,當孩子發脾氣時,平靜的你,和心情不好的你會有相同的表現嗎?別因自己缺乏安全感而對孩子的行為作出負面的結論,然後以負面的言語及態度回應孩子的情感需要。要記住,無論處境如何,你也是自己情緒的管家,別把一切歸咎於孩子的行為。 孩子總是在模仿父母的行為,當我們對孩子展現同理心,理解孩子的想法和需要,而不是按父母的選擇做決定,孩子也會模仿。教導孩子抑制情緒並不能讓他們平靜,別讓他們對情感麻木。讓孩子接受自己的情緒,而不是忽視。「冷靜」、「高情商」是孩子學會感受自己的情緒而不是忽略情緒後發展出來的技能。 情緒商數(EQ)比智慧商數(IQ)更重要 「高情商」是孩子掌控自己情緒後的表現

【心聲分享】把最壞的情緒留給最愛的人

很多人覺得數學困難,但無論算術能力優劣,數學有特定公式,答案是定律。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卻是世界上最複雜的事情。 求學時,「讀書是本份,談不上辛苦」,同時也礙於年紀輕或是身分只是學生而不可亦不敢亂發脾氣;工作時,要表現出專業,薪金包括受氣,也怕丟了工作,總會控制自己情緒;在朋友面前,礙於面子也好,基於形象也好,很少會表現出最壞一面。 但在最愛的家人面前,我們總會最「真」。肆無忌憚批評,任意表達負面情緒,說出最具傷害性的話,做出最令對方難受的事。為什麼他對我總是忟忟憎憎,對朋友卻笑意迎迎?明明我給他滿滿的愛,為何他總是為小事動怒?親密的關係,總是令人不解又苦惱。 有人說:把最壞的情緒留給最親密的家人,不是因為「討厭」,而是家人的意見太重要、影響力太大,正因為重視家人的想法和感受,所以壓力更大,更容易發怒。也有人說,在家人面前,最有安全感,可以安心表達最真實的自己,因為縱然犯錯也一定會得到諒解。 但撫心自問,這是把壞情緒留給最愛的人的「好理由」嗎? 年輕時,生活上遇到的,多是結婚生子、升職喬遷等喜事;年紀漸長,由婚禮常客變為安息禮拜,更常遇到的,是生離死別,願我們在更懂得珍惜身邊一切時,能把愛好好表達出來。 情緒有起伏,是正常不過的事,但別把最壞的情緒留給最愛的人 珍惜所愛的人

【心聲分享】怒氣

每個人也有情緒,在盛怒之下,我們很容易說出傷害人的話,縱然很多時是無心之失,但傷害並不會因此而減少。 關於控制自己的言辭,我喜歡和孩子分享這個故事,對我自己也是很好的提醒: 「有一個小男孩,他總是無法控制自己的憤怒。即使會傷害到別人,他還是想到什麼就說什麼。他的父親希望他有所改善,於是請他一生氣就在後院的柵欄上釘一根釘子。 一開始,他用了很多釘子。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看到釘滿釘子的欄杆,他開始了解自己有多容易發怒,也想作出改變。隨著怒氣減少,釘子的用量也在下降。 然後父親要求他開始每天拔一顆釘子,他沒有生氣。當他把所有的釘子都拆掉後,父親請他看看柵欄上的洞。父親提醒他,說『就算釘子被拔掉,柵欄還是無法像從前一樣,傷痕無法被抹去。同樣,孩子你的怒氣和說過的話對別人的傷害也是永遠無法抹去的。』」 故事的道理顯而易見,但孩子永遠不能發怒嗎?當然不!情緒總要有抒發的途徑,「完全不發怒」不健康也不可行。只是,孩子要學懂「負責任地」表達情感,也希望孩子能明白,怒氣帶給別人的傷痕,並不會在你肆意發洩後,隨著自己的怒氣消退,別人的傷痕也能消退。 有人說:憤怒像火一樣,當你不停加添木材,它會變得更強大,甚至傷害你;但如果你注意不再為你的怒氣加添燃料,它漸漸便會變弱然後熄滅。 可以發怒,但要好好控制,別讓行為被情緒過份牽動 父母和孩子也要學習控制怒氣

【心聲分享】令人想念的可愛小孩

水汪汪的眼睛、愛意滿溢的甜美笑容、真誠地分享每天瑣事、總是往你身上黏的孩子,隨著年月增長,好像變了手機和相簿裡的回憶,甜蜜的場景好像不復再。 不再需要你的貼身照顧,更愛與朋友分享喜怒哀樂,在你回家時連頭也不會抬起,只顧看手機的孩子,你會傷心難過嗎? 「渴望孩子長大,但同時不捨得孩子太快長大」是父母們的心聲。面對離開你也能獨立生活的孩子,不用沈溺於悲傷中,這一切,是這個看似陌生的青少年正在不斷成長中的証明。 渴望被視為成人,被尊重,主宰自己的生活,是孩子的發展需要,尋求自身的價錢和意義,不再是家庭的依附者,這是裝備孩子成為獨立、健康的成年人的必經階段。我樂意見到謙謙、童童裝備好自己,讓我預見他們能活出自己渴想的人生。 我不介意自己的重要性變低,孩子在同輩間尋找認同和身份,的確比在父母面前要輕鬆自在得多,一來他的朋友們也正在經歷相同的事,二來父母太了解他的過去,他的優點、缺點、軟弱、尷尬的往事你全都知道,要在你面前扮酷,也太難了吧! 我懷念那個總是傻笑,甜得能融化一切苦澀和困難的孩子,但我對他的愛足夠強大,強大到我樂意放手,讓孩子活出自己的人生,就像放風箏一樣,願意放鬆手中的線,風箏才能飛得更高、更遠。 你懷念那個笑意盈盈的孩子嗎? 「渴望孩子長大,但同時不捨得孩子太快長大」是父母們的心聲

【心聲分享】學習怎樣愛你

上星期和大家分享過,孩子最需要的,未必是你的愛,而是你的理解。 從沒有質疑自己對謙謙、童童的愛,但有時我也會覺得,我會以自己覺得是愛的方法去愛他們,而不是以他們渴望的方法去愛。你有沒有聽過五種「愛之語」?愛的語言分為五種:肯定的言詞、接受禮物、服務的行動、精心的時刻、身體的接觸,我不需要禮物或別人照顧我,但卻極需要對方用言語肯定我;所以我很少送禮物給小朋友,也沒有儀式感,很少為他們精心設計活動,但原來謙謙和童童的愛之語也是「精心的時刻 (Quality time)」,對他們來說,精心時刻隱含的意義是:「我在乎你,你也在乎我。我們喜歡兩人在一起的感覺。」。兄妹兩人第二重要的愛之語是身體接觸 (Physical touch),如果一個擁抱更勝千言萬語,如果輕輕拍一拍膊頭便能傳遞鼓勵,愛既然那麼簡單,何樂而不為呢? 我想,就算用「錯」愛之語,謙謙、童童也不會懷疑我不愛他們。只是當我以自己的方法愛他們,總有些時候,孩子會誤解自己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吧!既然渴望讓孩子知道我愛他們,就好好花時間了解孩子的想法,用他們眼中的愛去愛他們吧! 有落差的愛,有時會令人感到窒息,也會令人感到委屈,明明我那麼努力愛你,但你卻感受不到…愛包含理解,學習以對方感到被愛、被尊重的方式去愛吧! 愛,需要學習 了解對方眼中愛的表現,也是一種愛

【心聲分享】孩子最需要的並不是愛

最近看了一篇心理學家的研究文章,指出孩子最需要父母的,可能並不是愛。 不是愛,難道是時間?又或是陪伴? 也是對的!研究指出,孩子多數覺得父母愛他們,但卻未必被父母理解。心理學家指出,孩子需要父母理解,與愛他們同樣重要,甚至更重要。 理解,不代表認同他們的行為。縱然謙謙、童童已踏入青春期,已不再是小孩子,但在我心目中,孩子永遠是孩子吧!但,為了建立孩子,我總是不斷提醒自己,就算我的方法比謙謙、童童更佳,他們也需要被尊重、被認可,試著以自己的方法去解難,建構自己的經歷,而不是經歷我的選擇。在孩子犯錯,或是傷心失敗的時候,不用急著評批,也不用立刻檢討孩子可以怎樣改善,被接納、被理解,才能建立安全感,有助面對未來的壓力與逆境。 孩子被理解、被接受,才能夠有信心地表達他們的想法和需要。這並不代表他們可以得到他們想要的,重點是,他們有足夠的信心,足夠的安全感,去表達自己,即使答案是「不」,或結果是「失敗」。 「當孩子認為你的首要目標是同理和理解,而不是警告和糾正時,你就為未來的對話敞開了大門。」 你渴望孩子能與你敞開心扉嗎?除了愛之外,記得給予孩子足夠的理解和同理心。 孩子需要你的理解 理解孩子的行為,打開溝通之門

【心聲分享】盡情哭吧,孩子!

我們喜歡把情緒分為好與壞,從前,我害怕孩子哭,總是急著說「沒事的,不用哭」,一來覺得「不再哭」代表孩子已沒事,二來我視流淚為負面情緒,害怕自己沒能力處理。 哭泣是中樞神經系統對情緒的有益反應,可以減少壓力荷爾蒙。「別哭」看似是在安撫孩子,教導孩子別為「小事」而傷心懊惱,實際上否定了他們的情感需要,會令他們感到不安。若沒有正確的方法疏導情緒,最後有機會釀成憤怒、自責與不安。 不要再說「別哭,You are ok」,試著說「好好哭吧!This is OK」,這個 this 是指哭泣,也指事情總會變好。 學習與哭泣及其他情緒共處,是孩子甚至成人畢生的功課。強行對孩子說”You are ok”,其實是否定他們在這刻的情感需要,混淆了孩子的真實感受。在孩子不 ok 的時候,便是不 ok!孩子需要了解自己、讓情緒成為自己好朋友而非絆腳石,被壓抑的負面情緒總有一天會失控爆發。鍛鍊孩子與情緒共存的能力,你的信任能讓孩子相信自己,孩子也能感受到被最重要的人了解和接納的珍貴。 讓孩子盡情哭吧!每個人也需要讓眼淚沖洗心中的鬱結,刷去不安、無助,才有空間迎接全新的自己!哭泣過後,陪伴孩子一起面對,「我在這裡,你並不是一個人的」、「我能怎樣幫助你」遠比「沒事,別哭」更窩心。 接納自己的負面情感,而不是避開它 「我在這裡」遠勝「沒事,別哭」

【心聲分享】固定思維與成長思維

當面對超越孩子能力的困難時,你的孩子會說「我做不到」,還是「這件事很困難,但繼續努力和嘗試的話,我有機會做得到」? 這是固定型思維和成長型思維的分別。 固定型思維模式的孩子總是害怕犯錯,不喜歡嘗試新事物,也容易感到沮喪並放棄。成長型思維的孩子則樂於接受新挑戰和喜歡學習新事物,從不說「我不能」。失敗只是另一個學習機會,總能學到新知識,有助下次成功。 我們都渴望孩子是成長型思維的孩子,但我們自己是不是成長型的父母呢? 小時候的童童,相信自己不夠聰明,沒有改變現狀的能力。覺得事情很難或沒有能力做到時,就會放棄。嘗試過很多方法,我也變得沒信心成為能幫助童童成長的好媽媽…但,放棄的話,我岩不成為了固定思維的媽媽?若我不能調整自己的心態,又怎能透過我的身教言教建立謙謙和童童? 面對挑戰,失敗是常有的事,但失敗可能是成功的過程;經歷失敗不代表輸,放棄才是。不要只在孩子成功的時候才給予讚賞,讓孩子誤以為我們只看著結果,或以為只有成功的結果才是唯一的目標,而忘卻了在過程中令他們成長的甜酸苦辣。建立孩子的逆境情商很重要,放棄了才會失去解決問題的機會。若父母和孩子自己懂得欣賞孩子有努力令事情變得更好,定能與孩子一起共創成長型的家庭。 共創成長型思維的家庭 大膽嘗試便好了

【心聲分享】反思

每天我也會寫日記,除了因為喜歡文字,喜歡回顧生活,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希望整理思緒,透過反思每天所發生的事,經一事長一智。 自我反思是需要學習和鍛鍊的。我也是急性子的母親,再加上生活忙碌,當謙謙、童童遇到困難,我總是急於給予他們答案;無論事情是完滿結束,還是失敗收場,我很容易立刻為他們總結賽果,不知不覺間,孩子們只會跟著我的思維走,失卻了自己尋找答案和整理經歷的能力。值得感恩的是,當孩子漸長,我也成為更有經驗的母親,反思過後,從早幾年開始試著放慢腳步,拋出問題引發孩子思考,由「我認為應該/可以怎樣做」,變為以好奇和開放的態度把話語權和責任拋回給孩子,「你覺得呢?」、「你會怎樣做?」久而久之,孩子也懂得該問自己什麼問題,試著去處理,而不是只會把問題拋給我。 反思不是嘴上說說,用文字記下來,手寫也好,電子記錄也好,當孩子記不住的時候,把寫下反思和目標,貼在門口、鏡子或雪櫃,每天也能給予自己提醒。 對孩子來說,學習了解自己的真正想法並不容易。讓他們以自己的步速成長,間中在旁扶一把,給些小貼士便可。時間和耐心,是孩子建立價值觀和信念的關鍵。 從「我認為」到「你覺得呢?」 建立孩子需要時間和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