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的成績,可以在0與100之間,每個人的要求不一,但至少,60分與61分是有客觀分別的。但今次想和大家分享的,不是「分數」,而是「表現」。


有時我會覺得青春期的謙謙做不到「疼愛妹妹」,也會覺得童童做不到「多聆聽別人」。所以每當我看到謙謙與童童爭執,或是童童變得固執而不聽別人意見,我會覺得他們「又」犯錯,「總是」不聽教,令我常生氣,也懷疑自己到底有沒有教好孩子的能力…


但最近我多了停下來思考的空間,放慢腳步觀察孩子,給了我不一樣的啟發。


以前的謙謙,在十次的相處中,可能有八次也埋怨妹妹慢手慢腳,但現在的謙謙,還是會嫌棄,但次數已由八次變了兩次,可是我仍聚焦於那兩次,而把做好的八次視為理所當然。


以前的童童,固執起來便會目無表情呆坐兩小時,但現在她的固執可能只是十五分鐘至三十分鐘,之後還懂得道歉…我有需要執著於她「還未 100 % 做到」嗎?


我們常以「表現」(performance)評價孩子的成長和「學習」(learning),若只看「結果」,我們很容易會忘記,在 0%「做不到」和 100%「做得到」之間,其實有不少「孩子正在進步」的証據。



你能看到 0 與 100 之間的進步嗎?



試著「發掘」孩子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