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謙謙和童童已步入雙位數的年紀,陪著他們走過十多個年頭,我們仍然維持親密的親子關係。每天,他們仍像「開籠雀」般與我和老公分享生活上的瑣事,這是當父母最感恩的事。


朋友問,孩子總是「惜字如金」,對自己的日常生活「守口如瓶」,可以怎麼辦?


其實,孩子很單純,他們的分享,不像是我們工作時「事務性的交代」。某刻看到喜歡的卡通、想到無聊的點子,便想立刻告訴喜歡的人。回想當初,我還是全職老師的時候,我總是說自己很忙。雖然是事實,但當我一遍又一遍在孩子殷切地渴望分享生活點滴的時候「要求」孩子等我先忙完手頭上的工作,孩子便「明白」到他們不及你手頭上的工作重要,或是擔心自己成為你的絆腳石。有人說應該要立刻放下手上的工作,讓孩子明白自己的重要性,但這樣對工作中的我來說實在太困難了!慢慢我學會請謙謙、童童等一等,也會告訴孩子我大概還需要多久的時間,通常孩子是樂意的。他們害怕的,不是等候,而且得不到回應。



另一個我曾經犯的錯誤是太專注「幫助孩子解決問題」,而忘了孩子需要的只是一雙願意聆聽的耳朵,一個信任的眼神,以及一句「你能做得到」的認可。當孩子向你表達所遇到的問題時,你是屬於「立刻出手幫孩子解決問題」的行動型父母,還是「用心聆聽來龍去脈」的聆聽型父母?以前,我總愛給予建議,甚至秒速為孩子處理問題,還不忘補充一句:「OK,還有其他問題嗎?」但當你放下「拆彈專家」的身分,化身為「傾訴對象」,孩子便會在需要的時候主動找你了!


等候也是很重要的,有些孩子像童童,良久也未能疏理問題,又或者,總是要一段很長的熱身時間(數小時或是數天也不一定呢!)試想想,作為大人的我們,不也是需要時間熱身,才能與朋友敞開心懷,分享自己的感受嗎?孩子雖然單純,但日漸長大的他們也有自己的顧慮,尊重孩子的時間表,好好等待他們樂意說出來。明知「揠苗助長」是愚昧的,但我們就是太急進,以致容易出現反效果。


孩子們的性格不同,有些會很主動,有些很保留,但親子關係就是一起成長的過程。我相信當我成為優秀的聆聽者,總有一天他們一定會樂意向我傾訴的。



要相信孩子是樂意和你分享的,但可能需要時間



不用急於解決問題



「等待」是親子關係中的必修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