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歡行山嗎?我自己不是運動愛好者,但也知道行山的基本知識。行山的時候,總不能穿拖鞋、短褲吧!我們會穿上合適的運動服和波鞋,帶上足夠的食物和水補充體力,同時也會帶上指南針和地圖以防迷路。
有沒有想過,你的育兒路和行山也有不少相似之處呢?
每一位孩子也是獨特的,有些如簡單的家樂徑,在照顧孩子的路上總是順境,孩子的性格就是乖巧,也較聰慧;但有些孩子卻像充滿挑戰的高難度星級路線,滿途荊棘,明明我只是初學者,卻硬是要我攀山涉水,受盡苦頭。
我有一位胖胖的好朋友,從未聽過他會做運動!但當他下定決心要改善體魄後便堅持每天跑步、攀山,初時當然是辛苦的,但後來,跑山已成了他的日常,變得駕輕就熟,行山對他來說不再是痛苦,他也漸漸懂得欣賞困難路段不一樣的美麗風景。
當初跑山,他又怎會想到自己會愛上運動呢?
有留意「童你去玩」專欄的朋友會知道小時候的童童是一個非常固執的孩子,她的心地不壞,只是,不善表達的她往往會罵人、躲藏兩小時,或是推人、打人。以前我會感到很憤怒,誤以為她在對我發脾氣,但其實,她只是因未能清晰表達想法和感受而對自己發脾氣而已。溝通,讓我和她也成長了,現在的她是可愛又貼心的小天使,我也變得更有耐性。
育兒路上挑戰大,很少人喜歡挑戰,畢竟小朋友的變數太大,常讓我們感到無所適從。坦白說,當初要面對的時候,我根本不相信自己能做得到,但就像那位愛上行山的朋友一樣,我們每一個也有戰勝困難的能力,也能在回望的時候感謝自己當初有堅持下去。
孩子像不同難度的路線,在育兒的路上,我們也難以有確實的地圖,畢竟每位孩子也不一樣,而我們的教養方法、身邊人的影響、孩子的自身經歷等等也會影響著孩子。雖然沒有地圖,但我們仍要裝備好自己!之前和大家分享過好幾篇關於「不想秒變怪獸」的文章,我明白知易行難,但仍希望可作大家的小貼士。別單憑「感覺」、「情緒」作你的指南針,否則你很容易會迷失的。

孩子像不同難度的行山路徑

登上高山,可以看到不一樣的風景,回望便會感謝一直堅持的自己

以「感覺」和「情緒」作你的指南針會很容易迷路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