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平洲是全港唯一的三料公園:海岸公園、地質公園、郊野公園,景色之美當然不用懷疑。我和老公從不是山系父母,但有了小朋友,生活便應該不再一樣,我願意亦樂意與他們一同體驗一同成長。今次選擇跟著生態教育及資源中心出發,因為希望以不一樣的角度看東平洲。

往東平洲的船只在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啟航,船程約1.5小時,會悶嗎?絕對不會!因為導師們會把握時間為我們講解及介紹海峽的地形,途中也會看到水母和海鷗,也會介紹不同的海洋生物。今次往東平洲,我們主要是觀察海岸生態,尋找寄居蟹和不同的海洋動、植物,沒有導師的帶領,實在難以得知香港海洋的多樣性獨特性。

原來東平洲本名為『坪洲』,因在東面,所以稱為東平洲。一早我們先往更樓石方向出發,每位小朋友也有一張任務咭,要在沿途找出各種動、植物。導師也會沿途分享所見的動、植物知識。沿途看到一些玻璃,大家覺得是垃圾,但原來外國有人收集經海灘沙石打磨的特別顏色玻璃,以製作藝術品。而且,已有機器可以把玻璃打磨成沙粒,把『垃圾』變成有用的資源,未知香港有沒有機會引入呢?快到更石樓,導師竟然拿出一包威化餅,猜猜是為什麼?原來威化餅除了可以用來吃,竟然可以用來解釋東平洲地形!大人、小朋友也長知識了。

午餐後,我們再出發往東平洲的另一邊:斬頸洲,這次較簡單,以小朋友的腳程,20-25 分鐘左右便到了。面對著大自然的美,總覺得自己詞窮。因著風化,斬頸洲的海蝕竉變為海蝕柱,形成這壯觀的奇景。到達斬頸洲,小朋友到處搜尋珊瑚、貝殼和石頭,珊瑚不止靚,還有很多用處,細菌可以住在珊瑚的洞裡面,可以淨化海水。今次已經是謙謙、童童第三次用手機顯微鏡觀察,但他們還是樂此不疲。到達時是潮退時間,岩岸露出,極多海洋生物可以觀察。小朋友找到不同物種,導師亦細心講解。

最欣賞主辧機構的理念,強調小朋友要愛惜環境,無論是石頭還是貝殼都不可以拿走。所以最後大家會參加輕黏土工作坊,把貝殼的外形印出來。

全團的小朋友也樂於探索,雖然同行家長是初次見面,但令人欣賞的,是看到他們讓小朋友自己探索,真心覺得如果什麼事也禁止小朋友做,參加 ERC 的課程其實是一種浪費。看到這班小朋友主動接觸大自然,相信這班家長平日也是讓小朋友主動探索的。

東平洲的每一處也是探索的好地方。跟著導師們出發,聽聽他們分享關於生態的點滴,你會發現,當你再看東平洲時,著實不再一樣。建議大家多問問題,多與導師們互動,會有更大得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