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ome
- Go 限時親子活動 !
- [限時]反斗聖誕親子嘉年華@黃金海岸商場
Related Post
【心聲分享】父母是孩子學會合作的榜樣
你知道嗎?美國政府早於 1914 年定立母親節,雖然父親節起源於相近年份,卻是在近 60 年後的 1972 年才正式定為國定節日的。與母親節相比,父親節通常比較簡單,也許母親作為孩子的情緒支援,與孩子有更多的相處時間,讓孩子覺得與母親更親近吧! 但作為家庭之中最重要的兩個核心人物,其重要性真的有高低之分嗎?父母,是孩子了解「合作」是怎樣一回事的榜樣,對孩子的做人處事方式有著深遠的影響。 根據《兒童發展期刊》(Journal of Child Development)的研究指出,父母之間具有合作與支持性的互動,能有效提升孩子的情緒管理與社會技能,使他們在團體中更能理解他人、解決衝突,並建立更穩固的友誼關係。 在合作中,衝突是難以避免的一環。其實,我和老公會在孩子面前吵架,畢竟孩子是敏銳的,別以為躲在房內爭執孩子便不知道!吵架時難免會說出不好聽的話,但我和老公也堅持在盛怒下也不能說離婚之類不能挽回的說話,爭吵也要有界線。而出現意見分歧時,我們堅持要在當天和好,可以激烈爭辯,但爭拗只是過程而不是結果。冷靜過後,我們也會和孩子討論整件事,所以每一次衝突也是成長過程,謙謙、童童也會參與其中,明白意見不同並不可怕,最重要是冷靜討論,尋找共識。 父母間如何理解對方的觀點、如何妥協、如何找共識,能為孩子提供寶貴的一課。 父母的身教讓孩子明白合作是什麼
Related Post
【心聲分享】媽媽的累
以前不明白,為何我在當上媽媽後總是覺得很累。當謙謙、童童走進我的生命後,擁有不一樣的幸福感,但隨之而來的,是超乎體力透支的累。的確,當媽媽後要肩負起更多的家務和照顧工作,明明長輩和老公也常幫忙,謙謙、童童也算乖巧,我已經比很多人幸福,我不明白為何我總是累… 直至我看到一篇文章(bit.ly/4jkmpno)才明白,得到家人全力支持的我為何會這麼累,原來是因為我忙著「思考」。 文章提到,媽媽的「累」不是做得多,而是她得「想很多」。她不只是在處理事情,更像是在腦中同時處理行程、判斷、安排。爸爸就算有幫忙,其實做的多半是「執行」工作。但真正消耗心力的,是誰去預想、規劃、提醒。 簡直是一言驚醒夢中人!明明老公已經樂意幫忙,為何身在福中的我仍感乏力?原來是「想太多」作怪! 改變並不是一朝一夕的,夫婦之間,需要不停的磨合、調整。從小也習慣獨自承擔的我,很少表達自己的需要,丈夫也有點粗心,只會等待我「發號司令」才幫忙以免越幫越忙,久而久之,我便越來越忙,而他卻不知可以怎樣幫忙。不是丈夫不願幫忙,只是不懂得如何幫忙。當我願意放手,老公由「幫忙做事」變成「幫忙思考」,我的擔子着實輕鬆了不少。順帶一下,磨合期間,當然要承受不少「小失誤」,在氣憤之時多著眼老公的努力吧! 當媽的快樂是真實的,但身心疲憊也是真實的 從「幫忙做事」到「幫忙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