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海洋生態,你一定會想起澳洲的大堡礁!但原來,若以『比例』計算的話,香港海洋生物的多樣性其實比澳洲大堡礁還豐富!大堡礁的海洋面積是香港的二千多倍,但珊瑚魚的品種只是香港的六倍左右。香港的海洋生態其實不遜於大堡礁呢!可惜的是,香港學生難以有機會接觸海洋生態這個課題,課本的知識是有提及的,但極少有機會親身體驗和接觸。但生態教育及資源中心(ERC)總監程詩灝強調,海洋教育其中一個十分重要的部分,是讓小朋友親手去感受去體驗海洋生物,引發ERC與香港小童群益會合辦「2018 海洋科學營」將透過多角度的科學實驗去認識香港的海洋生態。 海洋科學營在小童群益會白普理營舉行,由西貢北潭涌遊客中心出發,約需步行 15-20 分鐘 體驗日第一個活動的『主角』是眼前這些小魚乾,浸著小魚乾的是普通清水,把魚乾浸軟有助小朋友解剖小魚 小魚乾只是零食?小朋友有機會在海洋科學營解剖小魚乾,了解魚的構造 年紀不影響大家對知識的渴求,小一的童童、小三的謙謙、中一的姐姐圍在一起,認真地解剖小魚乾 由資深生態導師張瑪珊博士教導小朋友小心地拆開小魚乾,再把魚肉、魚骨、心臟和魚胃等一一分拆,對小朋友來說,解剖小魚乾已是十分有趣的體驗 童童細心地挑出魚乾的胃部 加點水溶解,更容易了解小魚胃裡有什麼生物 謙謙、童童正透過手機顯微鏡觀察魚兒的胃部,他們很好奇小魚曾經吃過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