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我們一家常常到處玩,比起『熱』,夏天郊遊時最怕是『被蚊叮』,我很怕為小朋友噴蚊水等化學物,亦不想不停補噴防蚊液,很多時寧可被蚊咬幾口便算了…我的『吸蚊能力』只是一般,但我老公是超級『吸蚊人』,但對於不喜歡噴蚊水的我們來說,只能隨遇而安。初時以為天氣轉涼了,蚊患會減退,但踏入 11、12 月,我們到戶外玩樂,還是被蚊叮…


截至29/11/2018,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於今年共錄得156宗個案,其中29宗為本地個案,127宗為外地傳入個案,主要從泰國 (34宗)、內地(29宗)及菲律賓(21宗)傳入。登革熱一直在部分亞洲及海外地區流行。今年最新數字顯示,泰國錄得76 936宗個案,新加坡2 742宗(自去年十二月三十一日起)及日本177宗。台灣今年錄得182宗本地個案。香港人後花園泰國其實是重災區,大家要留意一下。



2016年南美洲爆發寨卡病毒後,香港土生科學家以兩年時間,研發出納米專利配方驅蚊衣物柔順劑,就像平日洗衣服一樣,在洗衣時加入驅蚊衣物柔順劑便可。沒有額外步驟,對忙碌的我們來說著實超方便!


一般的蚊水甚至蚊貼功效只有數小時,但「MOSPRO 蚊專家」的功效卻長達 30 日。本身我覺得很奇妙,為何洗一次會有效 30 天呢?原來是納米專利配方令驅蚊成份平均穩固地依附衣物纖維,驅蚊成份可隨穿著穩定釋放,所以功效會更持久。


一般防蚊衣服,有衣服遮蔽的地方才可防蚊,外露的地方並無太大的驅蚊保護(其實蚊真的很奇怪,謙謙、童童在學校時,會被蚊叮肚皮 :p)。而「MOSPRO 蚊專家」柔順劑的其中一個突破,就是『延伸保護』效果,經體溫啟動後,衣物周邊15至20 cm範圍內的皮膚同樣有驅蚊保護 (防水衣物Gore-Tex或泳衣則不建議使用,以免破壞衣物的防水功效。)


另一個我關心的問題是『化學物會否影響身體?』市面最流行的DEET產品,大家知道是什麼嗎?


DEET 是Diethyltoluamide的縮寫,是常見的防蚊液成份,使用時噴灑於皮膚或衣物。由安全的角度來看,製造商會建議使用者不要將DEET用於衣服下方和有傷口的皮膚上,使用過後,一定要清洗掉,因為DEET具有刺激性。美國兒科學會證實10-20%的DEET可直接用於兒童和成人,但不建議使用於2個月以下的嬰兒,且不可每日使用,一日內不可超過3次使用(因胎兒和嬰兒免疫系統未完善發展,可以對任何物質敏感);而加拿大衛生部則於2002年重新評估DEET類的防蚊產品,禁止市面消售含DEET濃度高於30%的防蚊產品,並建議2歲到12歲的兒童使用之DEET防蚊產品,濃度應低於10%以下,且一天不宜使用超過3次。市面上可購得的最高濃度DEET為100%,消費者報告中指出了DEET濃度和保護不受蚊子叮咬時效的關聯性,100%的DEET保護能力可達12小時,20%-34%等較低濃度的DEET保護能力約為3-6小時。可見 DEET 除了味道濃烈外,對身體也不好的影響。


而「MOSPRO 蚊專家」柔順劑不含DEET,所使用的驅蟲劑濃度只有1.5%,亦完全沒有任何味道,亦無須直接接觸皮膚,以免敏感。即使落水行山澗,也不會破壞生態環境。


「MOSPRO 蚊專家」驅蚊衣物柔順劑經過嚴謹測試,通過國際認可驅蚊功效測試方案 Klun & Debboun (K&D) module,亦通過香港通用檢測認證的紡織品檢測、台灣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進行的化妝品級別檢測等。


其實當產品聯絡我試用的時候,我也很擔心試了覺得不好但勉強要寫,但對方強調對產品很有信心,無條件給我們試用。剛巧我們到西貢宿營,所以就應承了試用,畢竟只需用柔順劑的方法處理衣物,十分方便,如果產品有效,不妨一試。



結果發現,我和謙謙、童童沒有被蚊叮,但老公卻被咬了幾口…於是我立即聯絡機構,他們用心地跟進,問及洗衣程序、衣物質料等,雖然未有找出真正答案,但建議我們再試試浸洗衣物,再用兩星期測試。


往後我們去了香港中文大學開放日,也去了挪亞方舟玩,結果沒有被蚊叮 ^^


也讓住村屋的朋友試過用來洗窗簾,沒有蚊 (但因最近天氣凍,確實效果要留待更多蚊時才能作準)


期待下次戶外活動再測試產品的效果,大家試用完也不妨給我們一些回饋。


想買?可以去 Ztore 士多 望下:https://www.ztore.com/tc/product/repellent-softener-1025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