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壹週刊 Wonder

Tweet about this on TwitterShare on Google+Email this to someoneShare on Facebook

[壹週刊] 沙巴京那巴魯河河岸

上集分享了『海龜保育』的資訊,有家長疑惑,現在的有不少體驗團以體驗、保育為名,賺錢為實,到底這些『保育團』應否被鼓勵呢?其實,主辦單位和組織的背景十分重要,是此課程以保育為主,機構亦聯繫了很多當地的環保團體,做了不少地區工作。保育小海龜當然可以從書本或頭腦上去理解去明白,這個小島從前的居民視海龜蛋為食糧,基於生活方便垃圾也是隨意棄置,多得有心人士說服居民及給予居民就業機會(如會聘請居民清理島上垃圾等),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的保育行動。我贊同,動物的最大天敵,是人類,但也深信人類的想法和美善也可幫助環境改善。 所以,今集繼續分享餘下的旅程:走入熱帶雨林,認識雨林生態環境。 消失中的雨林尋找野生動物蹤影 你知道,從1990年直到2015年,凈森林消失的速度嗎?猜一猜吧! 原來在短短 25 年之間,已消失了高達1億2千9百萬公頃的森林,面積大約相等於南非的總面積…雨林消失的速度難以想像,大規模種植棕櫚樹,引致原生植物被砍伐。生物多樣性消失,人類何時才會醒覺? 是次旅程,我們來到被熱帶雨林包圍的京那巴魯河河岸,在這裏可找到各種猛禽、長鼻猴和婆羅洲侏儒象等。比利位於京那巴魯河簡稱京河下游附近的村莊,離山打根大約130公里。京河全長超過560公里,是沙巴最長的河流,而比利村其位處河流中部,配上多間沿河而建的旅舍,提供住宿之餘亦設有沿河導賞及夜探叢林等生態活動,因此成為了京河沿岸新崛起的旅遊熱點。 認識東南亞 Winnie the Pooh『馬來熊』,近距離接觸紅毛猩猩、...
Tweet about this on TwitterShare on Google+Email this to someoneShare on Facebook

【wONdEr|童你去玩】山打根找尋海龜媽媽生蛋的足跡

【wONdEr|童你去玩】山打根找尋海龜媽媽生蛋的足跡 [6/4/2018 00:36:47] 【wONdEr|童你去玩】山打根找尋海龜媽媽生蛋的足跡 沙巴山打根親子海龜保育 x 雨林生態課程 6天 (第一集) 自從踏足社會工作後,便不再跟團出國旅遊。謙謙、童童已外遊 20+ 次,山打根之旅是他們第一次跟團外遊。這次,他們化身為小小海龜保育員,在離香港不遠之地-馬來西亞.沙巴.山打根親身感受保育工作和雨林生態。內容豐富,這一集我們先分享『海龜保育』。...
Tweet about this on TwitterShare on Google+Email this to someoneShare on Facebook

【wONdEr|童你去玩】西貢環保漁排

【wONdEr|童你去玩】西貢環保漁排 今次帶了小朋友去的環保魚排位於滘西洲,以非牟利形式經營,主要透過運作一個實體魚排,向大眾介紹如何以零碳排放模式,支援魚排的日常運作,藉此向大眾傳遞正面環保和海洋保育的訊息。環保魚排會利用魚排舉辦各種活動,希望喚起大家對海洋保育工作的關注,亦希望藉社區推廣和教育活動,集合更多人的力量,令香港水域再現生機。 魚排距離西貢碼頭約十五分鐘船程,初時有眼不識泰山,不知道眼前學識淵博、一直與大家分享所見所聞的Uncle Richard是老闆。他向我們說,這裡水深最深110呎,由西貢碼頭到果洲,以前其實是火山口,完全不能想像。 根據環保魚排網頁,魚排置有太陽能發電系統,可產約三千瓦或以上的清潔和穩定電力供應,可以支持 LED 照明系統、電腦、風扇、電視、魚排監察系統、天氣和水質監控系統等。魚排選用海水化淡的系統,以再生能源推動,每小時可以生產約 50 公升淨水。每日產量足夠應付一個四人家庭的家居和魚排需要。環保魚排的理念是『以科學化管理保育環境』,刻意把水管放在海裡,是為了科研。 一到埗,船長九叔取出魚糧讓小朋友餵魚,超興奮!職員幫小朋友捉蟹,老闆Uncle Richard教小朋友分公、乸蟹。有小朋友細心地研究青口上的依輔物,在巿場已被清潔乾淨,很少見到的。他們也親眼見到海刺,原來是海膽的一種,更發現很多蟲蟲的海帶。 漁排工作人員為小朋友預備了不同的魚類,沙巴龍躉是近年常見的魚類,但Uncle...
Tweet about this on TwitterShare on Google+Email this to someoneShare on Facebook

【wONdEr|童你去玩】海洋科學營

【wONdEr|童你去玩】海洋科學營 想了解海洋生態,你一定會想起澳洲的大堡礁!但原來,若以『比例』計算的話,香港海洋生物的多樣性其實比澳洲大堡礁還豐富!大堡礁的海洋面積是香港的二千多倍,但珊瑚魚的品種只是香港的六倍左右。香港的海洋生態其實不遜於大堡礁呢!可惜的是,香港學生難以有機會接觸海洋生態這個課題,課本的知識是有提及的,但極少有機會親身體驗和接觸。但生態教育及資源中心(ERC)總監程詩灝強調,海洋教育其中一個十分重要的部分,是讓小朋友親手去感受去體驗海洋生物,引發ERC與香港小童群益會合辦「2018 海洋科學營」將透過多角度的科學實驗去認識香港的海洋生態。 收集海水,了解浮游生物 想小朋友記憶深刻的最好方法不是抄寫和背誦,而是經歷和體驗!在海洋科學營中,小朋友會到碼頭收集海水,收集海水對謙謙、童童來說已是十分特別的體驗。小朋友需要在自己收集的海水中尋找浮游生物,外表普普通通的藻類,在手機顯微鏡下觀察,便會發現活躍的浮游生物,謙謙、童童十分興奮,拿著顯微鏡不停在水滴般大小的浮游生物上觀察,小朋友更可用手機拍下和錄下浮游生物的動態,是難得的體驗。珊博士亦會同時介紹各樣海洋生物,從而讓小朋友了解,小小的浮游生物,實屬海洋食物鏈的重要一環。 解剖魚乾,發掘小魚秘密 小魚乾只是零食?小朋友有機會在海洋科學營解剖小魚乾,了解魚的構造。由資深生態導師張瑪珊博士教導小朋友小心地拆開小魚乾,再把魚肉、魚骨、心臟和魚胃等一一分拆,對小朋友來說,解剖小魚乾已是十分有趣的體驗。但除此以外,小朋友還可以透過手機顯微鏡觀察魚兒的胃部,謙謙很好奇他的小魚乾曾經吃過什麼呢! 除了拆解魚的各個部分,小朋友還會製作耳石標本。原來每條魚有兩粒耳石,用作平衡。千萬別少看小小的耳石,透過分析耳石,可得知魚的品種和年齡等資料,甚至了解當時的海洋狀況呢!也許小朋友年紀不太明白背後的深奧名詞,但謙謙和童童都驚訝於小小的魚兒每一部分都十分細緻,內藏玄機,自己動手拆解,再用顯微鏡分析,對是次體驗印象十分深刻。謙謙、童童把他們採到的耳石製成標片,童童對她的耳石愛不釋手呢! 觸摸體驗池,親親海洋生物 海星很常見,但你知道牠怎樣吃東西的嗎?原來是把整個胃吐出來進食的;海膽與海星原來是同類,也是棘皮動物;沙膽喜歡以藻類裝偽裝;黑海參遇敵會噴絲以黏住敵人;不同的海洋生物有不同特性,有些負責過濾浮游生物,像清道夫一樣,所有的知識,珊博士都一一與大家分享。謙謙、童童超雀躍!珊博士特別叮囑他們要溫柔對待觸摸池的生物,因為牠們都是我們暫借回來教育的。 夏令營由生態教育及資源中心和香港小童群益會營舍服務合辦,將於2018年暑假舉行。除了上述的環節,夏令營還有海中尋寶、夜探海洋、漁民生活體驗等活動。小朋友參與各種實驗及考察,培養小朋友探索大自然的興趣,認識海洋對我們的重要,並一起尋找拯救海洋的方法。 海洋科學營2018...
Tweet about this on TwitterShare on Google+Email this to someoneShare on Facebook

【wONdEr|童你去玩】復活節前夕 自組掘蛋團

【wONdEr|童你去玩】復活節前夕 自組掘蛋團 愉景灣掘蛋我們也參加過,但自組掘蛋活動,每位小朋友只需 50元 (大人當然是免費)。時間、地點、玩樂次數可自定。50元已有 5 份禮物、一大袋零食,仲可以自己帶 markers 畫蛋!我們相信給予小孩最好的並不一定是用金錢堆砌的活動,所以我們十分鼓勵大家從他們年幼開始和他們的朋友建立一個伙伴關係,陪伴他們成長的青梅竹馬。 對我們來說,親子合作 + 小朋友自己『落手落腳做』是最好的。所以我們沒預先埋好復活蛋,反而是在到步後才邀請大人和小朋友合力劃出一個範圍放蛋。範圍大、小其實很隨意,取決於小朋友人數和年紀,只要不影響其他沙灘使者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