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謙是一個隨心率性的孩子,上星期下班回家,他笑著叫我猜一猜他的默書分數,我看他笑逐顏開的樣子,想必十分滿意自己的成績,在為他溫習的過程中,他是全對的,所以心底裡我覺得他拿了一百分,但為了令他更開心,我打算猜一個較低的成績。我刻意在臉上配上一個認真思考的神情,然後問:「是九十分嗎?」


他興奮地告訴我:「我考了八十八分呢!」



坦白說,我是有點失望的,明明在家試默是一百分的,正式默書卻「只有」八十八分?謙謙觀察到我有點失望的神情,他問我:「媽咪,你不滿意嗎?」


如其說是不滿意,不如說是覺得不甘心吧!明明可以取滿分的,因不小心而失分,任何人也會失望吧!但我問謙謙:「你覺得自己考得好嗎?」我沒有指責或批評的想法,孩子長大了,我反而更珍惜他樂於與我分享想法的時光,成績又代表什麼呢?坦白說,幾個月後你還會記得某次默書的分數嗎?


謙謙開心地說自己很滿意,我真心地笑著說:「你有努力溫習,看到付出後的收獲,覺得快樂便好了!」



我和謙謙的性格截然不同。我的父親早逝,作為長女的我一直肩負起照顧家人的角色,無論在家庭、讀書或是與人相處等各方面,我也對自己有著嚴苛的要求。我的中學很特別,成績表上沒有特別標示不合格的科目,卻把八十分以上的科目用紅筆突顯出來,所以我一直視八十分為目標,不知不覺把目標定得高、定得遠。結果?的確,別人眼中的我也算「叻」,可是,我並不快樂,因為我不懂得欣賞自己的努力,亦只能看到做得不完美的地方。我常常抱怨自己做得不夠好,但其實「完美」又是否真的存在?


「有要求才能不斷進步」,不是嗎?對呀!追求進步能令我們成長,但過度追求盡善盡美,也許會變成吹毛求疵。生活充滿限制和變數,並不是單靠努力便能改變的。像謙謙,懂得欣賞自己的努力,也懂得放過自己的小失誤,相比起取得完美的一百分,這樣的生活態度不是更幸福嗎?



你看到的是蛋糕上的裂紋,還是美味的蛋糕?



別讓追求完美成為幸福的絆腳石,好好享受簡單的幸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