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反對學校要求孩子做功課,少量的功課的確能鞏固知識,但論到我最討厭的家課,一定是「閱讀報告」。


之前和大家分享過,閱讀的秘訣是「悅讀」。閱讀,就是為了享受閱讀的樂趣吧,認字和提昇語文水平只是副產品,並不是閱讀的目的。坊間大部分的閱讀報告,要求孩子把書名、作者甚至頁數和索書號記下來,又或者要記下生字再寫解釋,又或者要求孩子總結書本內容之類。到底,記錄閱書量是為了提昇小朋友對閱讀的興趣,還是為了統計閱書量方便寫報告?看書,又是否一定要認字?當量比質重要,當閱讀量化為排行榜,孩子們為求完成功課,便只好快快手完成任務,而忘了享受閱讀的過程了。



孩子們看書,喜歡把同一本書看完一遍,再看一遍,反覆細味。明明已經知道結局,明明熟讀得把下一頁的內容也牢牢記住了,他們仍然享受閱讀的樂趣,因為這份樂趣是「過程中」一直也有的樂趣,而不是「完成後」才能獲得的快感。


成長,讓我們變得 target-oriented (目標為本),做事,好像為了達到某個目標,然而,卻讓我們忘記了追尋時的快樂。看書時的孩子,時而認真,時而偷笑,反覆地翻閱同一本書時仍然看得津津有味,確信他們是在看書的過程中,得到了該有的快樂。


孩子,總是讓作為母親的我獲益良多。



快樂,在於過程,未必在終點



伴著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也總讓我不停成長



你的孩子正在「悅」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