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聲分享】牽著一隻蝸牛去散步
張文亮的《牽著一隻蝸牛去散步》:上帝給我一個任務,叫我牽一隻蝸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得太快,蝸牛已經盡力爬,每次總是挪那麼一點點。我催牠,我唬牠,我責備牠,蝸牛用抱歉的眼光看著我,彷彿說:“人家已經盡了全力!”我拉牠,我扯牠,我甚至想踢牠,蝸牛受了傷,牠流著汗,喘著氣,往前爬。真奇怪,為什麼上帝叫我牽一隻蝸牛去散步?“上帝啊!為什麼?”天上一片安靜。“唉!也許上帝去抓蝸牛!”好吧!鬆手吧!反正上帝不管了,我還管什麼?任蝸牛往前爬,我在後面生悶氣。咦?我聞到花香,原來這邊有個花園。我感到微風吹來,原來夜裡的風這麼溫柔。慢著!我聽到鳥叫,我聽到蟲鳴,我看到滿天的星斗多亮麗。咦?以前怎麼沒有這些體會?我忽然想起來,莫非是我弄錯了!原來上帝是叫蝸牛牽我去散步。 |
從小我已經是一個急躁的人,對自己的期望也高。中學時第一次看到張文亮先生的《牽著一隻蝸牛去散步》,簡單的故事,卻提醒了常常加快腳步、自以為這代表著「效率」的我,走得太快,其實會錯過更重要的人和事。
但,提醒歸提醒,在香港,急促的生活節奏,總是把我們迫得喘不過氣來,一直以來,我的選擇只有「快」、「再快一點」和「最快」。
當了媽媽,要兼顧工作與家庭,已經忘了「悠閒」是什麼樣子了。上班時總是忙著工作,也要偷偷回應小孩在功課上、心理上、身體上各方面的需要,家長群組轉來的資訊也要留心,生怕自己因工作忙碌而疏忽了孩子。下班回家後,又迎來年中無休 24/7 的挑戰,別說 48 小時不夠用,無論是全職媽媽,又或是在職媽媽,也會覺得72小時還不夠照顧孩子和打點家頭細務吧!
再看《牽著一隻蝸牛去散步》,想著總是叫謙謙、童童「快點」的自己。我慶幸身邊有兩隻天真的蝸牛,沒有他們,我不會在公園野餐看花草,不會認真閱讀安慰心靈的繪本,不會學煮飯,不會專注玩桌遊,不會被「爛 gag」引得盡情地笑,不會有機會再活一次無憂無慮的童年!
願我們都明白,蝸牛不是拖累,而是讓我們幸福地生活的祝福。
有了孩子,生活變得很忙碌,沒有慢下來的空間,但同時卻多了慢下來的機會
簡單的小事,成了最大的幸福
有孩子相伴的地方,總是滿載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