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心聲分享】交換孩子計劃Posted on 18/08/2021by LorettaAM730媒體專欄心聲分享 父母對自己的孩子總有既定的想法,假若自己的父母不在場,而讓另一對相熟的父母照顧,會有怎樣的化學作用?沒在父母在身旁指指點點或細心照顧,孩子又會展示怎樣的一面呢?子女與其他孩子間的互動又會有所不同嗎?以往的暑假,大部分的家庭會到外地旅遊,上年因著疫情的影響,大家在悠長的暑假只能宅在家,連朋友間亦不能見面。今年暑假仍未能外遊,除了 staycation 外,進行「交換孩子計劃」,甚至在讓孩子在相熟的朋友家過夜也是不錯的選擇。 對於「同儕壓力」在青少年期的影響力,相信不用我多說。但其實在青少年期之前的兒童期,同齡孩子的相處相對上較單純。讓孩子與年齡相近的朋友一起成長,在互相模仿、互動的過程中,大部分會產生正面影響,也能互相扶持。謙謙快將十二歲,他最要好的朋友,就是幼稚園 K1 的同學,由兩歲多起相識了近十年,從當初的害羞到現在一見面便擁抱,剛擁有自己電話的謙謙第一時間就是whatsapp幼稚園的好友 Anton!今個暑假,我們三家人決定讓六個孩子盡情見面,三家人一起到魚排、一起燒烤、一起郊遊,但除此以外,我們還讓另一個家庭代為照顧自己孩子。在 Anton 的家,幾個孩子好像去 camping 一樣,在房間裡放了一個帳幕當室內露營,除了玩遊戲機外,亦一起排舞、練歌、玩桌遊。在 Venus 的家,朋友幫我帶童童打籃球、吃自助餐、遊山玩水,並與我分享哥哥不在旁、脫去「妹妹」這個身分的她更可愛的另一面。我家則是Girls’ Night,我送走了謙謙,讓童童與好友 Venus 和 Vincy一起游水,三位女孩子在晚上談心,早上自己起床吃早餐,我也為三個女孩子紮了一樣的辮子。無論孩子在哪一個家玩,我們三家人也會在 whatsapp 裡互通訊息,除了可以見到孩子的笑臉,也可發掘孩子的另一面:自己父母所不為意的重要一面。 你可能會問,到底幾歲才是「交換孩子」的合適時間?其實沒有一個確實的答案,就看孩子的性格和想法!事先與他們交流,幫助孩子作心理預備也很重要呢!有沒有試過在google 搜尋Sleepovers 的照片?在朋友家過夜對孩子來說能帶來正面影響,就像一起去旅行般,因有著共同的回憶,能有助與朋友建立更親密、更鞏固的友誼。除了建立共同回憶外,小朋友自己收拾行李,也可培養他們的獨立性和責任感。 室內也可以露營! 這群年紀輕輕的孩子已相識近十年 讓孩子展露不一樣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