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心聲分享】不用成為「夠好」的父母Posted on 25/08/2021by LorettaAM730媒體專欄心聲分享 不經不覺,謙謙將於下星期由「小學雞」升級為中學生了,看著他仍是一面稚氣的樣子,也許,在父母心目中,孩子總是長不大的吧!但無可否認,他快將成為中學生,也正步入青春期,我常常反思:「作為父母,我做得夠好嗎?」答案是:從來不會「夠」好!與作答考試卷不一樣,考試的時候我們有機會全對然後取得滿分,但對人的事卻總有進步的空間。孩子吵架了,怎樣令他們不會覺得我偏心?孩子需要安慰時,我有表逹我的同理心,並協助他們好好梳理情緒嗎?孩子失敗時,我真的懂得引導他們面對失敗嗎?多些接納、少些批評;多些讚美,少些抱怨;多些擁抱,少些說教…如果事情可以重來,我一定可以做得比當時好! 以前,我很執著於「好」,父母不能成為模範,子女又怎能學好?不是嗎?但,這幾年我明白到,我不用做得夠好。因為最好的身教不是成為樣樣滿分的父母,然後期望孩子也能成為優秀的人。孩子眼中的「好」,遠比成人世界簡單!剛剛生日的謙謙對我說:「媽咪,其實不用吃大餐或花心思怎樣慶祝,有家人陪在身邊,已經是最開心了。」謙謙說這番話的時候,語調平穩,在他眼中,幸福就是這麼簡單,根本不用追求什麼貴價或花巧的東西,「有家人陪伴便是好」是理所當然的,不用以成年人的「好」作準則。孩子不是模具,也不是機器,一直也慶幸自己有兩個性格和能力也截然不同的小朋友,讓我能體會到,相同的教養方法並不能「製造」出相同的孩子,雖然教養孩子的難度因而增加了不少,但同樣地,這就是教養小朋友的樂趣,因為父母不是「創造者」,而是與孩子一同成長的「同行者」。這幾年我明白到父母不用是強者,其實我只需要享受這份「因孩子而再獲得重新體驗童年」的機會,好好享受與孩子一同成長的過程,與孩子同喜同悲。給孩子足夠的關懷,也同時給予孩子足夠的責任,哪怕我們做得不夠好,我和孩子也可以一起為勝利歡呼,也一起為失敗發愁,一起同笑同哭心連心,我想,這已經是我們心目中的最好了! 不一樣的養育方式,會培養出不一樣的孩子 父母不需要成為強者,只需成為同行者 從孩子的角度看世界